广佛大学校园南海节举办第九场
持续了半年的广佛大学校园南海节5月13日走进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,作为活动的第九场,一方面南海人才、科技部门一同向广外师生推介南海的历史文化、产业环境和城市服务。另一方面,活动也和广外今年的青年人才交流会活动结合,成为其子活动,并引入近4 0家南海企业到现场招聘。
讲实力
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
上午9点,广佛大学校园南海节走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,活动吸引超过300名广外学子参加宣讲会。本次参与现场宣讲的多是大一新生,他们对广州旁的南海还不太了解。
事实上,随着广佛同城化的推进,从广外的大学城校区到南海,乘坐地铁和城际公交,只需1小时。南海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除了是康有为、黄飞鸿等历史名人的故乡,经济实力也相当雄厚,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。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,南海产业链也十分完善。
南海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黎妍在发言时表示,南海地处广佛交界,今后将着力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,同时正着力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、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和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,全面建设品牌南海。“秉着‘明德尚行,学贯中西’校训,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广外学子,一定能够为南海的建设提供优秀的智力支持,同时也能够在这里施展才华,实现自己的目标。”
广外副校长刘海春表示,校园是开放的,大学与社会交流更紧密。“青年人在学校读书不在封闭象牙塔,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。协同创新是现在办学的创新,今天举办南海节,我们与南海区进行协同创新的合作,能够为学子提供更多了解社会、与社会接轨的可能。”他介绍,广外针对不同的单位、岗位,在校园都有进行相应针对性强的培训,例如开设保洁公司的“保洁班”、汇丰银行的“汇丰班”,还有“南航班”等等,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储备好理论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。
晒政策
给人才发政策红包
在活动现场,有广外学子针对自身最关心的话题一一提问,上至南海特色产业,下至交通、房价,其中最受人关注的首推“创业”、“就业”。针对他们的问题,南海区政府各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一一作出回答,并表示十分欢迎广外的学生选择南海、扎根南海,在南海创业、就业。
南海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梁志伟表示,这些年南海已经逐步构建了“1+N”相对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,政策受惠对象实现全覆盖,内容涵盖人才引进、培养、评价、服务、培训以及创业孵化等方面。其中,1就是1个纲领性文件,南海区《关于实施人才立区战略的决定》,N就是发展到目前为止的各部门各镇街出台的近20份人才相关政策。
而南海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市场部领导,在介绍南海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时,形容这是南海给大家发的“红包”。“南海目前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,有创业培训补贴,最高每人1000元;有创业资助,最高5000元;还有租金补贴,担保贷款贴息等……如果被评为优秀创业项目,最高可以获得40万元的资助!”
秀底蕴
非遗文化吸引目光
宣讲会上,南海区团委与广外团委签署青年培养合作协议,为广外毕业生来南海就业创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。南海区团委副书记江启祥说:“广外的人才培养方向符合南海在金融、法律等方面的人才需求。签署框架协议是为了与高校建立更稳定、更紧密的人才沟通和交流机制,以后会细化合作协议,或考虑在南海建设广外的就业基地,吸引学子来南海。”
另外,此次南海节宣讲活动和广外2017年青年人才交流会一起举办。来自全国200余家企业进校招聘实习生,吸引4000多人齐聚广外,其中,南海有近40家企业到场,不少更是广外学生的大热选择,如毕马威、林氏木业等。
经济繁荣、产业基础雄厚,并不是南海唯一的标签。南海,还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。黄飞鸿、叶问等历史名人都是南海人;舞龙舞狮、藤编、剪纸、龙舟等更是南海著名的民俗文化。
此次南海节走进广外,在宣讲会门外就专门设置了南海非遗展示摊位。香云纱、南海藤编、狮头扎作、剪纸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了老手艺,吸引了不少同学围观。
活动主办方表示,这次举办广佛大学校园南海节,正是希望能够敞开大门引人才,吸引年轻人来到南海。“当前南海正致力打造广佛都市圈核心区,努力推动具有引领性的创新发展新举措,为全球创新资源提供创新载体、新平台,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,积极吸引珠三角年轻人、港澳年轻人、全国年轻人、全球华人新一代,推动全球创新要素与珠三角制造业对碰对接。”(南都讯 吴曦)